• 首页 /
  • 通知公告 /
  • 邀请函 |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 北京林业大学分赛场

邀请函 |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 北京林业大学分赛场

文章来源:中科智汇工场  |  发布时间:2022-11-28  


      一、活动背景

为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激发地区科技创新活力,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着力打造“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以学院路“环高校国际科创带”为背景举办的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激活属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层次创新要素参与创新策源和前沿技术探索,搭建技术交易和高端智库场景,为区域发展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北京林业大学分赛场活动共收录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生产、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共15个优秀项目。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

主办单位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学院路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

中科智汇工场

北京林业大学

     三、议程安排

      活动时间: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 13:00

      腾讯会议会议号:151-325-354(线上路演)

     四、议程安排


     五、参赛项目简介

     (一)树木规模化繁育及“三元激素”产品研发

本项目针对树木规模化繁育难点和卡脖子难题进行逐个攻破,在团队前期探明树木老化模式的基础上,明确低位枝条是具有强再生能力的幼化部位,因此在定植良种植株建立采穗圃后,对采穗母株截顶促萌和重复修剪形成“矮桩平台式”株型,以扩大低位枝条的规模,为后续工作提供大量均匀、优质的扦插穗条;同时,研发以三元激素处理法为核心的高效助活促根系列产品,诱导复幼枝条产生大量不定根,并针对各类经济林木的不同应用场景,将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科学技术与树木年龄(时相)转变特征相结合,拟建立针对不用树种扦插育苗、营林的多元激素处理方案,提升扦插成活率、生根率和促进营林生长的系列试剂。本项目产品的开发与实施,将突破树木扦插的多个技术瓶颈,具有繁育效率高、育苗流程化的特点,对于推动经济林的规模化繁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杜仲三倍体新品种全产业链开发利用

本项目研究团队围绕杜仲制胶、制药产业开发利用目标,攻克了杜仲配子染色体加倍系列技术难题,于世界上首次获得了一批杜仲三倍体(2n=3X=51)新种质,并从中选育出‘京仲1号’、‘京仲8号’等8个杜仲三倍体新品种,具有生长快、叶片巨大、杜仲胶和药效成分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等特点,平均高生长比二倍体快30%以上,平均叶面积和叶片厚度超出二倍体的45%和30%,杜仲胶含量高出二倍体30%以上,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等含量是二倍体的1.5-2.0倍,得到“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这些三倍体新品种的推广可有效降低生产原料成本,显著提高产叶量以及胶、药成分产量,实现杜仲新兴制胶、制药或饲料添加剂、重组木全产业链的高效利用,成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三)强化微生物种间协同代谢的厨余垃圾高效厌氧产甲烷处理技术

本项目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加速微生物群落的物种间电子转移和有机物协同代谢,实现了厨余垃圾的高效产甲烷资源化处理,处理过程不仅无需能耗,而且伴随能源(沼气)产生,(a)处理速度比市场上其他厌氧处理技术提升5-8倍,(b)厨余垃圾降解率达到95%,(c)沼气转化率达到90%以上,比市场上其他生物处理技术高出10%以上。同时可回收利用沼液和沼渣,实现厨余垃圾的全组分高效资源化处理。

    (四)科沃智控——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

本项目致力于研发制造食用菌智能采摘机器人,立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国家战略,致力于解放劳动力双手,使中老年劳动力免受职业病的困扰,打造一款智能化、一体化、系统化的采摘机器人。本项目以双孢菇的智能采摘为目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创新性的吸盘式摘取装置,设计了一款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此机器成功实现了机器在菇床上的采摘,彻底颠覆了国内传统的人工采摘方式,真正实现了便捷,高效,持久的理想采摘模式,是国内第一家针对双孢菇采摘进行技术创新并完成产品落地的。双孢菇智能采摘机器人采摘效果好,蘑菇品相完美;与人工采摘相比采摘效率高,一天之内采摘能力是人工的两倍;采摘成本低,在购买后每年只需出资小额维修费。

    (五)火星植物与乡村振兴

园林植物专业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增加人类的幸福指数,殖民火星是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良好具体措施,高海拔、极地、超旱等生境极端生物多年的转基因、基因编缉、多倍化、杂交、诱变等育种的聚合改良是培育火星植物的根本途径,不同阶段培育的中间材料是我国西部寒旱区域乡村振兴的良好素材,是荒漠化防治矿区生态恢复国土绿化的先锋植物,是一带一路生态恢复和地球野化的优选植物。本项目目前阶段在内蒙、西藏基地筛选试验初步成功,铺散亚菊后代、小山菊后代、灌木亚菊、蓍状亚菊后代表现优良。下一步计划研究更多杂种优势和转基因基因编缉及更多筛选更恶劣生境的试验,完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与中西部适宜区域的制种及西部寒旱区域的推广示范。

    (六)智慧林业云计算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本项目旨在利用信息化方式对林业资源管理、森林灾变(林火及病虫害)防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智能林业感知装备研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实现林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目标,形成协同高效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凸显的内外业一体化的精准林业发展新模式,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灵活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智慧林业平台,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七)纤维素绿色溶解与智能包装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本项目构建了离子液体绿色溶剂体系,合成了咪唑基、超碱基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并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纤维素的高效快速溶解,该技术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极具商业化推广潜力。项目技术在山东潍坊完成了年产2000吨再生纤维素薄膜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经第三方检测薄膜力学性能等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是替代传统塑料薄膜的理想选择,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此外,项目基于离子液体绿色溶解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纤维素基功能性薄膜新材料,在光管理、超疏水、自清洁、比色传感、高效阻隔、抗菌等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在绿色智能包装领域具有极大的产业化发展潜力。

    (八)中国传统家具技艺数字化传承与智能创新

本项目以中国传统家具的技艺传承为价值导向,利用数字化工具保护传统家具技艺,打通多方信息壁垒,为消费企业提供设备层、单元层、企业层、协同层垂直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以文化传承为中心,以技术传承为主线,以理论传承为指导,以人才传承为羽翼,以应用传承为根本的发展模式。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家具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及中国传统家具木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实木家具高质量发展。

    (九)基于虚拟现实的森林康养体验和智慧服务系统

本项目拟将计算机技术、森林康养概念、数据建模和决策支持相结合,以森林康养概念为基础,将Unity3D构造虚拟森林场景技术与VR眼镜相结合,通过VR眼镜实现人物在虚拟森林中的3D漫游,并实现对人物的路线选择做出最优决策建议,在触手可得的地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一座座森林,使体验者无需亲临森林,便能获得如置身其中的感受,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从而达到疗养效果。项目聚焦计算机技术与实时技术、交互技术和沉浸感知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林学、图形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通过在虚拟森林康养环境中进行交互浏览、实时状态反馈、给予决策分析、实时路径优化等技术手段,提供身临其境的智慧服务体验。

    (十)化腐朽为神奇——生物基邻苯二酚制备引领者

邻苯二酚作为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主要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在“3060双碳”战略背景下,寻求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邻苯二酚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废弃的油料作物种皮中发现一种具有邻苯二酚骨架的木质素(C-木质素),它是由单一咖啡醇结构单元通过苯并二恶烷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均一性;通过催化降解方法可以得到单一的邻苯二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制备邻苯二酚的“理想型”生物基原料。本项目通过前期原料筛选、C-木质素分离、催化转化等步骤,能够实现从油料作物种皮制备邻苯二酚的过程。与现有化工工艺相比,该项目优势是不仅可持续性,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光合碳”向“化合碳”的转变,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十一)无侧枝切花菊新品种

目前主栽的单头切花菊品种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侧枝发生严重,为了获得满足市场要求的目标产品,切花菊生产中采用人工摘除侧枝的方式来实现一茎一花,这样的生产方式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且随着人工费用的逐年增高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在逐年递增,人工摘除侧枝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无侧枝单头切花菊品种缺乏、人工摘除侧枝成本高已成为制约企业高效、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项目的核心成果为项目负责人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侧枝切花菊新品种‘圣雪’,与目前市场中的主流品种相比,突出特性表现为无侧枝、舌状花数量多,生产中无需人工摘除侧枝,适合机械化生产,可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十二)“代谢物类”植物绿色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与利用

本团队长期从事经济作物糖信号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根据代谢物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中的分子作用机理,开发出一系列基于代谢物调控原理的植物绿色生长调节剂类产品,基于前期发现的黄酮类物质金丝桃苷在调控果实结实、成熟和营养物质积累方面的作用,针对枇杷、葡萄和小浆果等开发出促进结实率和抗氧化物酶提升的黄酮型复配生长调节剂;基于研究中发现的染料木素、山梨醇等在木豆、苹果、杨树等植物中的抗逆作用,开发出能增强植物抗旱性、抗病性的黄酮类复配叶面肥产品等。本项目正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次生代谢物复配成分和比例,提升次生代谢物类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中的作用,并寻找可能的低成本原料进行主要代谢物提取以降低成本,进行田间实验完善相关效果,预期实现产品转化。

    (十三)林果星球 好吃实验室

本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等方式将多种基于消费者测试的快速感官分析方法本土化,并有针对性的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鉴评软件,同时针对结合仪器风味分析,开发建立了一套人机结合、具有可视化和智能化特点的林果感官评价体系。本项目旨在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体系挖掘我国不同产地的林果产品感官特性,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本着为林果产品及企业营销赋能,对各类林果产品及林果加工品开展感官评价,将评价报告以视频、图文、短剧等形式,“专业+有趣”,投放在新媒体矩阵平台上,促进咨询业务和林果产品的销售,切实有效地解决林果制品在产业、市场和营销层面的痛点,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助农”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北京林业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办学理念,将“藏粮于林,藏技于林”落到实处。

    (十四)智能树木年轮微损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本项目团队专注于树木年轮微损检测设备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树木微损检测系统由树木年轮微损检测仪PC端和移动端APP分析软件组成,实现了仅3mm微小创的一键式数字化智能的检测方案,为用户实现高效、准确的树木年轮检测与分析工具。该系统采用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作为主控芯片,配合高精度滤波算法,具有损伤小、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点。通过该系统检测,可以实时获取树木的年轮分布波形,用以评估树龄,判断树木内部健康。

    (十五)面向山地丘陵地区板栗机械化捡拾及加工装备研制

本项目针对河北板栗采收与人工划切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手动捡拾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低、工作风险高等问题。设计了针对山地丘陵地区板栗机械化捡拾和加工装备,其中气吸式山地板栗捡拾机械借助板栗物料特性设计惯性导流风选箱,实现对板栗更好的收集;旋转划切式板栗自动切口设备对切口装置的切刀片进行设计,使切刀片与压带轮实现反转,更容易对板栗外壳进行旋转划切开口,并且保证板栗外壳切口不会卡在刀片上,提高了该设备切口操作的流畅性。此项目实现大大节约了人力,并降低了工作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

推荐资讯

2023-03-01

关于预约参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展厅的说明

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厅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中科智汇工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中科院在京常设展厅。展厅围绕“四个面向、四个率先”作为主展逻辑,划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物质的微观结构、走向...

2024-11-28

邀请函 | 中关村科技联盟科创加速营’报名开启!

01项目背景中关村街道联合中科智汇工场打造中关村科技联盟科创加速营,通过“优质成果挖掘、项目孵化加速、产业资本转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加速体系,为中关村主导产业布局、科创生态引领导入市场发展潜力高、自主创...

2024-11-13

邀请函 | 智汇行动概念验证创新大赛

智汇行动概念验证创新大赛是中科智汇工场的品牌活动。昆山微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基地位于海淀区西三旗,由中科智汇工场负责运营管理,是高效链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政策等资源的纽带,也是北京-昆山优势资源互动...

null